新闻资讯

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有哪几种

时间:2023-03-02 编辑: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游览:538次

1、液态电解质

电解质的选择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,它必须是化学稳定性好,特别是在较高的电位下和较高的温度下不会分解,具有较高的离子导电率(10-3 s/cm),并且对阴阳极材料必须是惰性的、不能侵腐。因为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电势比较高,负极材料中嵌入了具有更高化学活性的锂离子,因此,电解液中不能包含水,只能使用有机化合物。但由于有机化合物的离子传导性均较差,故需向有机化合物中添加可溶导电盐,以改善其离子传导性。当前,锂离子电池主要使用的是液体电解质,它的溶剂是无水有机物,比如 EC (ethylcarbonate)、 PC (propylenecarbonate)、 DMC (dimethylcarbonate)、 DEC (diethylcarbonate),大部分使用的是混合溶剂,比如EC2DMC和PC2DMC等。


其中,导电性按LiAsF6、LiPF6LiClO4LiCl、LiOSO2CF3的大小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LiCr。由于LiClO4氧化程度高,极易引起爆炸和其他安全隐患,目前仅限于试验研究;锂砷氟化合物具有更高的导电性能,更容易提纯和更好的稳定性,但是由于其所含的砷毒性而限制了其应用;锂离子电池(LibF6)的化学和热稳定性差,导电性低,而锂硫电池(LiOSO2CF3)的导电性差,在电极上有腐蚀性,所以很少被应用;LiPF6由于其高的离子电导率而易被分解,所以当前的LiPF6多采用LiPF6。当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主要是以LiPF6为基础的EC2DMC电解质,该EC2DMC具有高的离子电导率和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。


2、固态电解质

以金属锂作为负极的负极材料,其理论比容量高达3862 mAhg-1,是石墨的十倍以上,且成本低廉,被认为是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最具潜力的负极材料,但存在着树枝状锂离子生成的问题。利用固态电解质对锂离子进行导电,可以有效地抑制树枝状 Li的生成,从而实现了以金属 Li为负极的目的。


另外,采用固态电解质可以克服液体电解液泄漏的缺陷,使其更薄(只有0.1毫米),更高的能量密度,更小的体积。毁灭性的试验结果显示,固体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安全性非常高,在进行了钉穿、加热(200℃)、短路和过充(600%)等毁灭性的试验之后,液体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会发生漏液、爆炸等安全性问题。但是,固体电池除了内部温度稍微上升了一点之外(<20℃),并没有其他的安全性问题。固态高分子电解质不仅可以用作正、负极之间的隔膜,而且还可以用作传输离子的电解液。


固态高分子电解质有两种,一种是干燥型固态高分子电解质(SPE),另一种是凝胶型高分子电解质(GPE)。目前, SPE固态高分子电解质主要以聚氧乙烷(PEO)为基础,但目前 SPE固态高分子电解质存在着离子导电率不高(100℃时仅有10-40厘米)的缺陷。在 SPE中,离子传输主要是通过高分子链段的运动来实现,而非定形区则是离子传输的主要场所。聚乙二醇的分子结构高度规整,易于形成晶体,但晶型的形成会导致离子电导率下降。为此,本项目拟从两个方面着手,一是降低高分子的结晶性,增加高分子链段的流动性;二是增加高分子中导电盐的溶解。


通过接枝、嵌段、交联和共聚等方法,打破聚合物的结晶性,从而显著增加聚合物的离子电导率。另外,添加了一种无机杂化的化合物,可以增加离子的电导率。将高介电常数、小分子量的 PC等液体有机溶剂添加到固态高分子电解质中,可以极大地改善其溶解性,得到的 GPE凝胶型高分子电解质,其在室温下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,但在服役中易出现析液现象。目前,胶体高分子锂离子电池已进入市场。